【诸侯快讯手机版】责任有限公司

诸侯快讯1188
Party Building

把青春扎根在最需要的地方——记湖北三鑫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电气副主任工程师杨乐
发布时间:2023-07-21 来源:湖北三鑫 访问次数:898次

         杨乐(左三)带领车间青年职工攻关项目

 

“公司有很多党员在岗位上默默奉献,与大家相比,我还有很多不足,要继续努力。”湖北三鑫公司庆祝建党102周年大会上,来自采矿车间电气副主任工程师杨乐在党徽下如是表态发言。

青年人的接续培养是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性工作。窥一斑以见全豹。杨乐的成长之路给青年成长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?为公司推进人才队伍建设,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带来哪些更深层次的思考?为此,笔者走进了采矿车间。

 

摸透每台设备的“脾气”

在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,杨乐学的是电气自动化专业。2009年,他入职湖北三鑫公司,分配到提升车间从事电工。这一干,就是8年。

2017年,公司采矿车间急需设备操作维修人员,专业过硬的杨乐脱颖而出。所学专业虽有关联但涉及领域却完全不同,于是,他沉下心来,从零出发,把青春的誓言印刻在了千米深井,把初心使命践行在了公司最需要的地方。

尽管他提前借阅资料做了不少功课,但实操起来仍困难重重。怎样才能快速上手?采矿车间设备组丁重朋熟悉井下设备,工作经验丰富,杨乐开启了“追师”模式。丁师傅点检,他紧紧跟在身后记下每一个设备的巡检要点;丁师傅维修,他候在边上递工具打下手;丁师傅见他机灵又好学,便走哪都喊上他。带着对新领域的求知欲,杨乐井下地面往返跑,记下每台设备型号、数量、年限、核心部件等要素,回到家整理汇总,形成台账,再一一对照设备翻阅专业书籍,遇到不懂的先记下来,第二天再请教师傅解惑。

“每台设备都有自己的‘脾气’,只有摸清摸透,才能驾驭它。”每次到作业面,杨乐随身携带笔记本,日复一日地记录每一点变化,他逐渐摸索出每台设备的运行规律,易损件的磨损周期、核心部件多久换一次液压油,多久该做一次“小保养”。根据长期记录数据分析,他还逐渐掌握了快速诊断电气设备故障的技能。不久后,工友们谈话间提到的设备问题,他都能给出解决方案,让人刮目相看。

拿出敢啃硬骨头的“勇气”

“给年轻人多压担子,关键时刻才能挑起更重的担子。”采矿车间主任王维介绍,2020年,杨乐开始接手车间设备管理,这也意味着,他必须清楚掌握采矿车间每台设备的性能,研究这些设备的维修保养,制订更符合当下的设备操作与维修制度。

2022年,采矿车间委任杨乐为副主任工程师,分管生产任务最重的采一工段,设备、生产、成本管控等职责一肩挑,这也是采矿车间大胆用人识人的第一步。在待遇不变的前提下,工作职责翻了几倍,杨乐来不及细想,转身投入到工段日常管理中。

2022年是公司井下机械化加速推进的一年。采矿车间新引进掘进、锚杆台车,遥控铲车等各类设备价值400多万元,其中80%的新设备集中在杨乐分管的中段。新设备的拆机、下放、组装、调试工作没有可借鉴的经验,怎么办?那段时间,杨乐常常半夜惊醒。他从人员、机器、原料、方法、环境等五个角度分析研判,做到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过程监管,日均步数破万成了常态。回到办公室,他研究制定新设备的操作人员选拔制度、工作量分配以及工资定额管理办法。

“新设备、新工艺,无疑对作业人员的要求更高,只有把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,才是长久之计。”杨乐屡次与厂家沟通协调,邀请专业人员到现场教学,认真记录新设备维修保养的每一个细节。根据理论与实践的摸索,他主导制定了车间机械化培训和新设备试车方案,带领作业人员攻克一项项重点难点问题,确保了车间机械化生产按计划完成。

“公司需要‘操维合一’人员,车间也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,我们组织了多次技能比武活动,持续提升大家的操维水平,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。”在车间支持下,杨乐连续3年组织铲运机司机技能竞赛活动,培养出了陈旭、汪保民、於亚雄等一批90后井下机械化操作手。

承担管理工作之余,杨乐紧盯车间生产环节中出现的“麻烦事”,组织专业人员持续攻关,激发职工创新活力,他带头编制井下配电室变压器安装方案、内燃铲运机斜坡道熄火应急处置方案等,在教学相长中增强团队凝聚力。

锻造攻坚克难的“锐气”

“这个年轻人吃得起亏。”采矿车间老职工这样评价杨乐。

井下转载漏斗被震裂,经常需要“缝补”,一直是困扰采矿车间的老问题。原漏斗位置狭窄,作业人员近身施工困难,整个震动底座上的漏斗电机体积近1吨重,“缝缝补补”的夹层钢板厚度达十几厘米,这给切割拆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。

2023年年中检修期间,杨乐接到维修转载漏斗的棘手难题。检修原定计划6天,拆除更换2个转载漏斗。检修开始后,杨乐向车间承诺,把3个转载漏斗一次性修补到位。

时值酷夏,作业人员在井下挥汗如雨。杨乐与大家一同下井,参与维修。在维修过程中,他认为,治标必须治本。傍晚升井后,他召集创新工作室人员商议,提出“改直为弧”的方法,提升转载漏斗的使用寿命。此方法,无疑增加了工作量。大家担心工期延长影响生产。

团结一心,齐心协力,尽显锐气,他们在原定的检修时间内顺利完成了转载漏斗的改造维修任务。

“土办法”也能解决大问题。为撬毛台车加装“载物篮子”实现一机两用,有效解决装药安全问题;领衔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“充电式长柄电动剪”、“充电式长柄切割锯”……杨乐与创新工作室成员一道,解决了车间生产中的难题,提升了作业人员在井下施工时的安全性。同时,他提交的2项专利在今年也获得了授权。(贺晨)

Baidu
sogou